是不是很多时候都会发觉自己钱常不够用?
每当月头一出粮偿还了车贷,信用卡,房租或房贷以后钱都已经所乘无几?
再之后,收入增加了,但是身上或户口还是没几分钱?而你发觉其实自己每个月所赚的钱并不算少!我相信大家都会身同感受,都会想想,怎么会这样呢?我的钱都去了哪里?
讲到这里,或许我们该问一问自己以下的这一些问题…
1) 在我们拿到收入那一刻,是不是已经知道自己的开销预算分配?
2) 有没有想清楚在你在做出花费时,你的这一个开销对你来说是一个需要还是想要?
3) 当我们在做出消费贷款时(刷卡),知不知道你在用着还不属于你的钱呢(未来钱)?有没有想过这样子做,为了得到一时的快感与喜悦而牺牲了未来的自由?
4) 有没有算过你是用了你收入的多少巴仙来偿付你的贷款?
5) 这些消费贷款是不是真的需要?
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作者 Thomas Stanley 和 William Danko 在他们的书中有提到一些之前是平凡人而之后变成百万富翁的人的一些特质:
1) 自愿降低消费水准。
2) 善于将时间,精力,金钱做高效率的分配,以利财富的累计。
3) 注重财务稳定多过注重能炫耀自己的机会。
4) 选对自己的事业。
5) 善于掌握市场的机会与走势。
6) 没有接受父母的资助。
7) 儿女长大后都能经济独立。
以上的这几点,都是不容忽视的习惯和决定。当然,我们都知道刚开始时并不容易做到,但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与及一直不断应用所获得的经验,自然的,有朝一日愿望必会达成,而且,现在我也和大家一起在做着呢!
“ 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赚到了多少钱,而是我们花了多少钱。”
“ 学会分清楚那些是想要,那些是需要”
“ 量入为出,先学会节留,后再学开源”
今日格言: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Wednesday, May 14, 2008
"做少少 自动富有法"
在马来西亚,以一个月薪 RM1000 到 RM3000 的普通打工簇来讲,成为百万富翁 ~ "百万" ~ "十个一百千",有可能吗? 如果我们选择继续用着目前的方法 ~ 努力打工挣钱,继续以时间与劳力换钱,我很肯定的对你说,成为百万富翁,永远只能是个梦想。
但是现在,在这里,有一个方法,让我能对你说: "能,绝对有可能!"
只要我们有坚毅的决心,肯付出耐性和时间,成为百万富翁绝对是无可厚非又自动化的简单事。你只须遵守几个机械化的步骤,每个月做同样的动作,然后再让你的动作自动化,那就事半功倍了。我称这方法为"做少少自动富有法"。
请看看以下这个图表:

从以上的图表里,你可以看到四个重要的数据,那就是:-
1) 每个月 RM300 的定期投资,
2) 每年 15% 的投资回酬率,
3) 投资倍增到超过一百万的总年份是 26 年。
4) 26 年后的你所拿回的总钱数是 RM1,133,340.60 (一百一十三万三千三百四十元六角)
所以,总而言之,你只需每个月为你自己付出 RM300 的投资基金,然后找一个每年有 15% 回酬率的投资管道,在 26 年后,经过复利的帮助与洗礼,你就能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 你将得到 RM1,133,340.60 的总钱数!那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有 20% 回酬率投资管道的话,那可要恭喜了,在第 21 个年头,我们所累积的总钱数就可超过一百万了!
现在,第一个疑问是:"我要从哪里找到有 15% 或更高回酬率的投资?"
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能力找到答案。而且现在的投资工具五花八门,想找一个有 15% 或更高回酬率的投资,应该不会太难。再不然,就请教于财务规划师,他们会给你一些很好的意见。我也会在接下来的章节里讲关于投资的事项。
接 下来我知道很多人都会说: " 26 年!你开玩笑吧!我怎么可能等那么久去成为百万富翁!倒不如我现在好好的打拼打拼,说不定两年后我就能做到了!" 但是,亲爱的,我可没有叫你现在什么都不做呀!我只是说,在你目前在打拼的当儿,为何不同时以这个"做少少自动富有法" 来为你自己的未来投一个保障呢?
"做少少,永远好过没有做" ~ 是我一向对理财路上所推宗的基本保障。
只要现在开始下定决心,你就一定能做到。
但是现在,在这里,有一个方法,让我能对你说: "能,绝对有可能!"
只要我们有坚毅的决心,肯付出耐性和时间,成为百万富翁绝对是无可厚非又自动化的简单事。你只须遵守几个机械化的步骤,每个月做同样的动作,然后再让你的动作自动化,那就事半功倍了。我称这方法为"做少少自动富有法"。
请看看以下这个图表:

从以上的图表里,你可以看到四个重要的数据,那就是:-
1) 每个月 RM300 的定期投资,
2) 每年 15% 的投资回酬率,
3) 投资倍增到超过一百万的总年份是 26 年。
4) 26 年后的你所拿回的总钱数是 RM1,133,340.60 (一百一十三万三千三百四十元六角)
所以,总而言之,你只需每个月为你自己付出 RM300 的投资基金,然后找一个每年有 15% 回酬率的投资管道,在 26 年后,经过复利的帮助与洗礼,你就能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 你将得到 RM1,133,340.60 的总钱数!那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有 20% 回酬率投资管道的话,那可要恭喜了,在第 21 个年头,我们所累积的总钱数就可超过一百万了!
现在,第一个疑问是:"我要从哪里找到有 15% 或更高回酬率的投资?"
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能力找到答案。而且现在的投资工具五花八门,想找一个有 15% 或更高回酬率的投资,应该不会太难。再不然,就请教于财务规划师,他们会给你一些很好的意见。我也会在接下来的章节里讲关于投资的事项。
接 下来我知道很多人都会说: " 26 年!你开玩笑吧!我怎么可能等那么久去成为百万富翁!倒不如我现在好好的打拼打拼,说不定两年后我就能做到了!" 但是,亲爱的,我可没有叫你现在什么都不做呀!我只是说,在你目前在打拼的当儿,为何不同时以这个"做少少自动富有法" 来为你自己的未来投一个保障呢?
"做少少,永远好过没有做" ~ 是我一向对理财路上所推宗的基本保障。
只要现在开始下定决心,你就一定能做到。
长尾理论
最近很多人都听说过“长尾理论”这四个字,但是我相信大家都还不是很了解它的意思。 所以便找来下面的一些资料和大家分享。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Google 就是一个很好的列子。Google的成功就在于它找到并铸就了一条长尾。以占据了Google半壁江山的AdSense为例,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 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对他们所能提供的那点钱更是看不上眼。但是Google通过为其提供 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目前,Google的市值已超过800亿美元,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媒 体公司”,远远超过了那些传统的老牌传媒。
另外,亚马逊网站(Amazon.com) 和苹果公司 (Apple) 的 iTune 也是一个很好的列子。
亚 马逊网站的一位员工表示,许多从前传统渠道卖不动的书,在这里的销量很好。亚马逊为窄众群体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机会,对需求量小的商品进行了精细的划分, 从而延展了渠道。这种“无物不销,无时不售”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无限制的多样性选择。相对于传统的人为界定的有限选择,这种无限制性的选择更侧重于从客 户的需求出发,注重客户的体验。
这种细分也使得苹果公司的iTunes在线音乐商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消费者只想听一首歌曲,为何要 强迫其去购买整张CD呢?两年前,苹果正是看透了这一商机,在网站上为用户提供正版单曲销售。就是这99美分和15美元的差距,使得苹果目前已经卖出了5 亿首单曲,同时其MP3播放器iPod的销售量也借此在不断攀升。
下面是部分研究者所给出的长尾示意图,图中含义表明了主体和长尾巴对总量之间的关系:-

从“长尾理论”模型图中可以发现,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大约相等。
虽然从目前来看,传统营销市场还是二八定律的天下。但是以搜索引擎广告,上下文广告,还有网上拍卖行业、网上招聘行业,公关危机在线解决方案和以RSS技术为基础的Blog和Podcasting,都能够从”长尾理论“中获益。
总而言之,长尾理论讲的就是~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这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Google 就是一个很好的列子。Google的成功就在于它找到并铸就了一条长尾。以占据了Google半壁江山的AdSense为例,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 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对他们所能提供的那点钱更是看不上眼。但是Google通过为其提供 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目前,Google的市值已超过800亿美元,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媒 体公司”,远远超过了那些传统的老牌传媒。
另外,亚马逊网站(Amazon.com) 和苹果公司 (Apple) 的 iTune 也是一个很好的列子。
亚 马逊网站的一位员工表示,许多从前传统渠道卖不动的书,在这里的销量很好。亚马逊为窄众群体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机会,对需求量小的商品进行了精细的划分, 从而延展了渠道。这种“无物不销,无时不售”的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无限制的多样性选择。相对于传统的人为界定的有限选择,这种无限制性的选择更侧重于从客 户的需求出发,注重客户的体验。
这种细分也使得苹果公司的iTunes在线音乐商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消费者只想听一首歌曲,为何要 强迫其去购买整张CD呢?两年前,苹果正是看透了这一商机,在网站上为用户提供正版单曲销售。就是这99美分和15美元的差距,使得苹果目前已经卖出了5 亿首单曲,同时其MP3播放器iPod的销售量也借此在不断攀升。
下面是部分研究者所给出的长尾示意图,图中含义表明了主体和长尾巴对总量之间的关系:-

从“长尾理论”模型图中可以发现,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大约相等。
虽然从目前来看,传统营销市场还是二八定律的天下。但是以搜索引擎广告,上下文广告,还有网上拍卖行业、网上招聘行业,公关危机在线解决方案和以RSS技术为基础的Blog和Podcasting,都能够从”长尾理论“中获益。
总而言之,长尾理论讲的就是~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这是对传统的“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
網路巨變元年
网络年代的来临, 对一些人来讲,可能没什么分别,但是永远不要忽略她将会成为未来商机的无限生财管道。对于像我这样的一个初级理财族来讲, 真的是一个即期待,又充满希望的一个旅程。
“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 这本书是我刚从网上发现的一本好书,在这里也同样的向大家分享推荐。
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
梅田望夫 著
蔡昭儀 譯
2006日本最Hot趨勢書,亞馬遜書店冠軍書,銷售遠遠超過《世界是平的》《藍海策略》與《長尾法則》
誰 敢保證,比爾.蓋茲十年後不會喝西北風?網路快速進化,正在引發巨變,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你或是了解並參與,或是任由自己被淘汰,沒有別的選擇! web2.0、長尾理論、部落格、摩爾法則、google的世界觀……一切你必須知道的網路與未來趨勢,本書將用最精簡與易懂的方式告訴你!
這不是別人口中的故事,而是你必須面對的現實。
世界是這樣進化的
◎網際網路、低價革命、開放原始碼──這三大趨勢成形於上一個十年,並且即將左右下一個十年、甚至百年。專家、先驅的權威遭遇嚴厲挑戰,無名小卒可能一夕致富,當代傳奇人物也可能丟掉飯碗。要生存,你必須站在進化的最前端!
生活是這樣轉變的
◎ 虛擬社會與實體世界接軌:「真實的你」吃喝拉撒睡的同時,「分身的你」也能繼續在網路上打拚賺錢。「雙薪」已經不夠看,「四薪」、「五薪」才符合國民生活 須知。趨勢是這樣流動的◎看部落格能預測未來?──如果你還以為部落格只是發信者和收信者殺時間的工具,你會發現別人的資料庫領先自己一個紀元。
財富是這樣創造的
◎用互動生財──從所有「遇見」你的對象口袋裡拿錢,將不再是夢想。無形卻龐大的網路財富,等待每個人去挖掘。
名人推薦
關於未來網路世界的書籍充斥世面,這本書卻是其中特別閃耀的一本傑作。作者擁有在科技戰場最前線廝殺的豐富經驗,他所抱持的樂天主義格外能夠打動人心。 現在正要產生的變化,或許是人類自從創造「語言」以來最劇烈的地殼變動。作者深信我們都能參與日新月異的資訊環境的變革,並且摸索人類另一種追求幸福的可 能性。──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 這本書告訴我們的不單是「知識」,而是「思想」。──趨勢評論家.山口浩 如果漢娜.鄂蘭和馬克思.韋伯出生在 1973年,現在一定會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上《網路巨變元年》的書評。遠在Google誕生之前,這兩位大師就已經在研究「Google之後」的世界了。 ──網路讀者.essa
作者簡介
梅田望夫 1960年生,慶應義塾大學工學部畢業,東京大學資工所修畢。中學時代便開 始撰寫電腦程式,也順理成章地進入資工所,卻發現自己擁有除了鑽研程式外更遠大的目標,於是決心將自己鍛練成全方位的IT產業人。 研究所畢業後進入 Arthur D. Little投顧公司,擔任蘋果電腦日本分公司相關業務,經常前往蘋果電腦位於矽谷的總公司,因而對矽谷的運作模式產生憧憬,於1994年調往 Arthur D. Little洛杉磯分公司,從此定居矽谷。1997年創立高科技創投公司MUSE Associates,同時向矽谷與日本發聲。2005年就任日本網路公司Hatena(創於2001年,並於2006年3月在矽谷成立分公司,主要業務 為提供人力搜尋服務以及免費部落格)董事。 著有《矽谷如何改變了我──在創業聖地的求知奮鬥記》《矽谷精神──創造google的商業風土》等書。曾 以本書榮獲2006年日?BP?BizTech圖書獎,這個獎專設來表彰對技術與經營發展有貢獻的圖書,今年選書的書,公認特別對日本復甦有極大的貢獻。
今日格言:-
“不要期望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但却期待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 这本书是我刚从网上发现的一本好书,在这里也同样的向大家分享推荐。
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
梅田望夫 著
蔡昭儀 譯
2006日本最Hot趨勢書,亞馬遜書店冠軍書,銷售遠遠超過《世界是平的》《藍海策略》與《長尾法則》
誰 敢保證,比爾.蓋茲十年後不會喝西北風?網路快速進化,正在引發巨變,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你或是了解並參與,或是任由自己被淘汰,沒有別的選擇! web2.0、長尾理論、部落格、摩爾法則、google的世界觀……一切你必須知道的網路與未來趨勢,本書將用最精簡與易懂的方式告訴你!
這不是別人口中的故事,而是你必須面對的現實。
世界是這樣進化的
◎網際網路、低價革命、開放原始碼──這三大趨勢成形於上一個十年,並且即將左右下一個十年、甚至百年。專家、先驅的權威遭遇嚴厲挑戰,無名小卒可能一夕致富,當代傳奇人物也可能丟掉飯碗。要生存,你必須站在進化的最前端!
生活是這樣轉變的
◎ 虛擬社會與實體世界接軌:「真實的你」吃喝拉撒睡的同時,「分身的你」也能繼續在網路上打拚賺錢。「雙薪」已經不夠看,「四薪」、「五薪」才符合國民生活 須知。趨勢是這樣流動的◎看部落格能預測未來?──如果你還以為部落格只是發信者和收信者殺時間的工具,你會發現別人的資料庫領先自己一個紀元。
財富是這樣創造的
◎用互動生財──從所有「遇見」你的對象口袋裡拿錢,將不再是夢想。無形卻龐大的網路財富,等待每個人去挖掘。
名人推薦
關於未來網路世界的書籍充斥世面,這本書卻是其中特別閃耀的一本傑作。作者擁有在科技戰場最前線廝殺的豐富經驗,他所抱持的樂天主義格外能夠打動人心。 現在正要產生的變化,或許是人類自從創造「語言」以來最劇烈的地殼變動。作者深信我們都能參與日新月異的資訊環境的變革,並且摸索人類另一種追求幸福的可 能性。──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 這本書告訴我們的不單是「知識」,而是「思想」。──趨勢評論家.山口浩 如果漢娜.鄂蘭和馬克思.韋伯出生在 1973年,現在一定會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上《網路巨變元年》的書評。遠在Google誕生之前,這兩位大師就已經在研究「Google之後」的世界了。 ──網路讀者.essa
作者簡介
梅田望夫 1960年生,慶應義塾大學工學部畢業,東京大學資工所修畢。中學時代便開 始撰寫電腦程式,也順理成章地進入資工所,卻發現自己擁有除了鑽研程式外更遠大的目標,於是決心將自己鍛練成全方位的IT產業人。 研究所畢業後進入 Arthur D. Little投顧公司,擔任蘋果電腦日本分公司相關業務,經常前往蘋果電腦位於矽谷的總公司,因而對矽谷的運作模式產生憧憬,於1994年調往 Arthur D. Little洛杉磯分公司,從此定居矽谷。1997年創立高科技創投公司MUSE Associates,同時向矽谷與日本發聲。2005年就任日本網路公司Hatena(創於2001年,並於2006年3月在矽谷成立分公司,主要業務 為提供人力搜尋服務以及免費部落格)董事。 著有《矽谷如何改變了我──在創業聖地的求知奮鬥記》《矽谷精神──創造google的商業風土》等書。曾 以本書榮獲2006年日?BP?BizTech圖書獎,這個獎專設來表彰對技術與經營發展有貢獻的圖書,今年選書的書,公認特別對日本復甦有極大的貢獻。
今日格言:-
“不要期望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但却期待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生财技巧
要继续学习不断的有赚钱的点子, 将每个点子都写下来。
例子:
1)将租来的屋子再分房租出去
2)在网上拍卖特别又有需求的物品
3)学习将你所售卖的产品或服务的Promotion传单传真/email到你
Potential客户的手中
4)开始学习在网上作股市小投资, 学习在5年内将RM1,000 倍增至
RM1,000,000
5)开始设立网上商店,成立特定的顾客群, 将他们需要的产品卖给他们
下列是畅销书作者 T.Harv Ekar 在他的书 "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 里提到的有钱人的17种思考模式:-
1)我创造我的人生
2)有钱人懂得金钱游戏,而且目的是为了‘赢’(采取攻势而不是守势)
3)有钱人'努力让自己变得有钱'而不是'想着要变有钱'
4)有钱人想得大,看得远
5)有钱人专注于机会,而不是专注于阻力
6)有钱人欣赏其他有钱人和成功人士
7)有钱人乐于与积极的成功人士交往
8)有钱人乐意宣传自己和自己的价值观
9)有钱人重视去面对问题,而不是去逃避问题
10)有钱人是很棒的接受者
11)有钱人愿意选择根据表现结果来获得酬劳
12)有钱人想的是‘如何两个都得到’,而不是‘如何从二选一’
13)有钱人专注于自己的净值,而不是收入
14)有钱人很会管理他们的钱
15)有钱人懂得让钱为他们工作
16)有钱人就算恐惧也会采取行动
17)有钱人待续学习成长
今日格言:-
习惯有两种, 一种是习惯了“去做”而另一种是习惯了“不去做”
Subscribe to:
Posts (Atom)